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寿宁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十八勇士智破官台匪寨 数百年过去了,人们一提起那场发生在闽东、浙南交界,偏远蛮荒大山深处的那场战争依然心惊胆寒,两股战战。那官台匪寨烈焰腾腾,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场面、回应在山谷间惨烈的喊杀和哀嚎声,依然穿越凝重的历史时空,鲜活地呈现在眼前。 一场战争竟然改变了一个帝国版图的行政区划和战争发生地方圆数县的传统民间习俗--------注定它要永远地被载入史册,流传千古! 战争发生在明朝景泰年间。历史上的明朝是最后一个由汉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历十二世,十六位皇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元朝末期,统治阶级日益残暴黑暗,内部政治腐败,国库空虚,饱受压迫的广大人民纷纷起义,平民出身的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最终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大明帝国。朱元璋即位后轻傜薄赋,整顿吏治,惩治贪官,恢复生产,社会经济得以长足发展。在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历史阶段之后,大明帝国国力强盛,政治清明。可是好景不长,1435年前后,蒙古西部的瓦剌部族逐渐强盛,并时常侵扰边关,进而举兵南犯。明英宗在王振的怂使之下御驾亲征,不料兵败被俘。兵部侍郎于谦拥立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帝,年号景泰。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土木堡之变。 景泰帝登基后国内豪强四起,土地兼并。百姓流离失所,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加之边关不宁,外族侵扰。朝廷疲于应付,财政支出捉襟见肘。于是不得不加重赋税。朝廷见矿冶获利颇丰于是就在原来税利的基础上加征矿税,并派太监为矿监税使,外出征收矿税以供朝廷开支和皇帝挥霍。这些太监出来后横行全国,明火执仗,疯狂敛财。他们认定哪块土地下面有矿藏就要地产所有人缴纳高额矿税。 官台山大宝坑银场自然也难逃厄运。 大宝坑银场是闽浙四大银场之一,其开采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明永乐年间。朝廷也曾派驻太监于此充当银监税吏。(太监所驻之地称太监府,此地名一直沿用至今)这些太监在当地随意抽取壮丁凿山开矿。古代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简陋,加之矿场地处深山腹地,地形复杂险要,瘴疠盛行,致使很多矿工死在矿中。矿工们不堪忍受繁重的课税徭役纷纷奋起反抗。明永乐二十二年,周叔光(丽水人),王均亮(政和人)在官台山举义旗;洪熙元年,官台山民众群起反对押办增加银税;景泰年间,浙江丽水人郑怀茂聚众2000多人驱杀太监,占据黑风洞武装采银。 在历次矿工起义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当属景泰矿变。起义发生后周边流民纷纷群起响应,匪众越聚越多。单靠采银收入已不能完全自足,于是就纵兵劫掠村庄,绑票人口。逢年过节周边数县须得按例进贡,否则就派兵屠村。官台山地势险要,一夫当关,匪众据险建寨,分兵拒守,互为犄角,遥相驰援。由于匪寨建于高山之巅,山顶水源匮乏,数千匪众蚁聚于此每日消耗之淡水量剧,远不是肩挑手抬能解决。相传当年官台山上建有一个神奇的汲水装置,可以将山脚溪涧之水自动抽取至山顶。一昼夜水量不多不少正好够数千人之日常用度。(这是题外话,具体另文详述。)在长期对抗官兵围剿的过程中,官台山匪寇还建立了完备的防守、预警体系。犀溪地处闽浙边陲,北通温州、杭州,南极福安、福州,西邻景宁、庆元,向东可至福鼎、霞浦、柘荣,是方圆数郡县之通衢要隘。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历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犀溪方向就成了官台山匪寨的防守重点,长期有重兵屯驻。 犀溪镇西浦村下游的渡家洋村有地名“练军坪”,这里就是官台山驻兵防守福安方向的军营;犀溪镇赖家洋村往官台山方向数里有村寨名曰“操武地”,此地名即沿袭自当年;犀溪村上游约2里有石阶长岭称“马岭”直达“破厝阁”、“操武地”、“麻糍店”、牛荡头,从牛荡头后山沿山梁有大道直通官台山。既称“马岭”就可见当年此路之规模,而从“麻糍店”这个地名就可推知此地当年必是熙来攘往、商贾云集之交通要隘。“麻糍”是浙江方言,是一种由米浆蒸制的即食小吃,寿宁话称“米糕”。“麻糍店”顾名思义就是卖麻糍的商铺嘛,可是这“麻糍店”怎么会开到这荒郊野岭、蛮蛮群山之间呢?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时有人来客往,就会有就餐、借宿之需求,所以在这里开个客栈方便往来客商。同时,在这里开设客栈还兼具官台匪寨哨探、联络外界,接待投奔山寨义士等功用。此功能就譬如《水浒传》中“旱地忽律”朱贵在梁山南面的路上开酒店为名,打听来往客商情况,向山上报信的情形。“破厝阁”是地处官台山必经之路上的一处建筑群遗址,据笔者联合多位当地村民现场踏勘,从此处遗留的建筑遗址规模和布局还有附属设施如:“跑马坪”、“下马石”等判断,此处应该也是官台山匪寨的一处军事要塞,并有重兵把守。弥足珍贵的是此处一崖壁上尚存一个摩崖石刻,上刻反诗一首,诗云:“台山佳气耸云衢……”。“破厝阁”其事此处不赘言,具体另文详述。综上所列,凡此种种可见官台山匪寨于当时俨然一个孤悬于大明帝国版图之外的一个独立王国。郑怀茂等匪众构筑工事,兴建城池,训练兵士,四方纳贡,八方臣服。时常劫掠附近村寨,攻陷周边县城。影响日益深远。更重要的是,闽浙一带金银矿藏丰富,寿宁龙泉一带的金银矿藏自宋代以来一直就是朝廷重要的矿税收入来源。官台匪寨强行占据,无疑是生生断了朝廷的财路。官台匪众于是就成了景泰帝的心头巨患,时时欲以除之而后快。 景泰六年(1455年),景泰帝责令闽浙都御使刘广衡檄同福建按察副使沈讷率兵进剿。刘、沈二将深知官台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经匪寇数年经营,深墙高垒,兵精粮足。军情刺探及御敌系统完备,实难急图之。于是在接到朝廷旨令后即将兵士伪装成客商、流民及脚夫,秘密向官台山附近集结。准备兵分两路:一路由赖家洋、牛荡头方向;一路则沿犀溪上游经外山进攻官台山。可是在经过秘密调查走访、缜密侦察之后二将愈发觉出此事非同小可,强攻则胜算甚微,非智取不可。正无计可施之时,犀溪一村民献计:“何不假借数日后的端午节前进贡之名,派兵士乔装改扮,里应外合,一举攻破之?!”二将听后大喜,决定依计行事。但是,官台山哨禁系统十分严格,外人如欲接近,沿途哨站军士会严加盘查,应对口令才可放行。如何才能探知每日更换的口令?谁又能成功骗取匪寇信任,深入匪寨禁地呢?正在苦恼之时,又有村民举荐一人,此人名唤吴宗琳,字亨十,寿宁坑底乡芎坑吴姓始祖。其人身材伟岸,力大无穷。传说此人武功高强,能掌裂石碑、徒手抱牛。官台山匪首慕其威名曾与其结拜兄弟,并多次邀其入伙。其人忠义良善,不为所动。但他时常应邀出入官台寨禁之地,并获赠匪寨腰牌,可自由出入,带刀上堂。无疑此人就是能堪此重任的不二人选。刘、沈二将于是在寿宁的三峰寺内亲自接见了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终于说服他甘受驱策,以为内应。(此事为历史事实,寿宁芎坑吴氏族谱中可见记载)刘、沈二将还在全县范围内遴选了18位武艺高强,立场过硬的精壮乡民组成一个敢死队,为首的是寿宁城关后叶巷的一个猎户,此人外号阿叶,武艺过人,弓法娴熟。其余几位也都个个骁勇善战。胆识过人。 既是端午进贡,自然要备下牲蔬果品、美酒香粽,只是美酒之中已被下入蒙汗之药;粽子也被换作了外裹粽叶,由生铁铸炼而成的四角流星锤;扁担换作齐眉哨棍、刀剑藏于猪肚膛内;装蔬果、贡品的篮框也皆由矢箭、弓弦编结,红绸装饰。准备停当后就于端午节前一日,敢死队在前,大部队在后,浩浩荡荡开赴官台山。 队伍一路应对口令,骗开哨禁,神不知鬼不觉悄悄潜至官台山黑风寨外。山寨众匪闻说纳贡队伍到来个个欢天喜地,大开寨门放入十八个敢死队员。匪首郑怀茂闻说结义兄弟吴宗琳亲率纳贡队伍前来喜出望外,亲自迎出寨门,延至聚义厅上。把酒叙旧,不胜殷勤。那吴宗琳假意让人给郑怀茂剃须、修脚,趁其不备,割断咽喉,挑去脚筋。可怜郑怀茂一代枭雄顷刻之间身首异处,命丧黄泉。其他人则各取兵器,四处放火砍杀将来。潜伏在寨外的兵马见浓烟四起知道里面已经得手,击鼓鸣金,一拥而上,掩杀进来。寨内兵丁见匪首毙命,大兵压境,知大势已去遂无心恋战,四散奔逃。吴宗琳见大事已成,整个官台山刀光剑影,飞矢如蝗,乱作一团,情急之下搬起一口舂米用的石臼扣在头上,取道大安方向健步如飞,一口气奔回坑底老家。逃至坑底小东村时,见后无追兵才将头上石臼取下,随手丢在路边。时至今日,那口数个壮汉都无法移动方寸的大石臼依然留在原处。那十八个敢死队的孤胆英雄身陷重围,左冲右突,终因寡不敌众未能逃出生天。他们流干了身上最后一滴血,永远长眠在了官台山上。这次战斗官兵们个个奋勇杀敌,将军沈讷更是身先士卒,身中数枪数箭。 战斗结束后官兵趁势荡平了官台山寨,可是江湖上盛传的土匪们平日劫掠而来,整整装满3棺材的金银珠宝却遍寻不见。那些知情的匪首死的死,逃的逃,已然无法探知。那个叫吴宗琳的吴姓始祖作为最后的知情人受不住官府的日夜逼问,加上因自己出卖了结义兄弟良心备受煎责,最终精神错乱,自断经脉呕血而死。从此这份体量巨大的宝藏就永远的湮灭在了蛮蛮大山之中。在官台山的一处崖壁上有一个摩崖石刻,刻写着一份“天书”,至今无人能识破那些神秘的文字到底传递着什么信息。传说这就是那批宝藏的藏宝图。谁人若能识得就可以得到那份宝藏。数百年来,上官台山寻宝的人络绎不绝,可是人人皆空手而归。这是后话。 匪寨既克,四方太平。消息传回,百姓欢天喜地,歌舞载道迎接凯旋之师。为纪念那些个义薄云天的十八勇士,犀溪村民想刻碑以记之,又怕日后匪患复燃,余匪日后报复清算连累族亲,于是将十八勇士隐去名姓,只用十八个石墩立于路旁以事纪念。时至今日,在犀溪村锦山一个叫“大路头坪”的地方,人们仍可看见那十八个见证了十八勇士智破官台匪寨壮举的石墩默默伫立在路旁,无声地向人们述说着那段悲壮的历史、那场惨烈的战争! 官台匪患既除,刘、沈二将以“官台山据险阻要隘,深恐矿工武装时或窃发。为久远计,莫若立县以统治之”为由,报请朝廷设县。获准。于同年八月划出政和县南里、北里、东里十至十五都和福安县平溪里十一至十四都设寿宁县。同时设县的还有浙江省的景宁县、泰顺县、庆元县。意取“景泰庆寿”。(景泰皇帝老儿过生日,祝寿) 从那以后,犀溪当地及周边百姓每年逢过端午节都会提前一天,以纪念这一历史事件。此风俗自明朝一直延续至今。 历史无情,山川依旧!官台山——这座美丽、神秘的寿宁母亲山千百年来依旧岿然屹立!她那秀美的风光和浸染着古代矿工血汗的130多处矿洞,以及发生在她身上的那些神秘优美的民间故事,还有那段厚重深沉的历史时时都在深情呼唤着人们前去探秘、瞻仰、凭吊! 叶少鹏 写于2015-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