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虫虫飞 于 2011-12-1 19:43 编辑
爱在廊桥之旅 大美福建·醉美宁德之自驾游(十二)
作者:天一 文章来源:宁德网 更新时间:2011-11-23 10:25:18 127 我要评论
核心提示:随着电影《爱在廊桥》获得最佳导演奖,寿宁廊桥再次走入人民的视野。据了解,全国现存完好的木拱廊桥109座,其中,寿宁就有木拱廊桥19座,居全国首位。
宁德网消息(天一)随着电影《爱在廊桥》获得最佳导演奖,寿宁廊桥再次走入人民的视野。据了解,全国现存完好的木拱廊桥109座,其中,寿宁就有木拱廊桥19座,居全国首位。新片《爱在廊桥》中将寿宁县特有的风土人情、廊桥文化、北路戏文化与寿宁县民俗、民风、民情的历史人文底蕴结合起来,尽量多地体现寿宁县特色风情和文化内涵。影片上映以来,以其古朴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令众多观众为之倾倒,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和盛赞。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爱在廊桥》取景地,一起开始我们的廊桥自驾之旅,寻找属于我们心中那段与桥有关的爱情故事。 D1第一站 寿宁 西浦 寿宁西浦是一个只有两千多人口的行政村。西浦的美就美在两条溪流上。两条清澈的溪流在此汇合,这是从大山中流出的水,没有污染,清澈见底。虽然寿宁到处都是山清水秀,但其他乡村却难得找到如此两条大溪流交汇的地方。这是西浦独特的地方,有了这绵延2000多米的河段,自然也就演绎出一段段与水有关的精彩故事了。几百年来,为方便两岸村民来往,西浦村民陆续建造13座风格各异的廊桥、石拱桥、石板桥和琴桥。 今日西浦村民引以为傲的永安桥,是一座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的石板桥,至今有160多年历史。该桥长73米,宽2米,有17孔,由16组桥墩组成,每组桥墩立3根石柱,上横架条石,每孔铺设五根,全桥共计80根条石。为保护桥梁的安全,设计者在桥上游约2米处各竖有一根护墩石。遇有山洪暴发,护墩石便挡住上游漂流物,减轻对桥身的冲击。而最具特色的福寿桥,是一座建于南宋的廊桥。廊桥由古代虹桥的发展演变而来,在虹桥的桥面上加盖廊屋,既可起到保护拱架,延长桥的使用寿命的作用,又可为行人挡风遮雨。福寿桥又名坝头桥,建于公元1814年,是座贯木拱廊桥。长40.7米,宽4.9米,单拱跨度32.8米。桥的拱架是数十根鸿梁巨木在不用一根铆钉的情况下,穿插叠架而成,桥面上覆盖着双坡顶廊屋,屋架为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18开间,76柱。廊屋内两边有木凳两排,供行人歇息。两旁檐下有长短五排梯层式档风雨板。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西浦的碇步。碇步又叫琴桥,西浦村至今仍保存有3处碇步,共有255齿,分别位于太阴宫前、永安桥下和西浦村头。当年,为方便两岸交往,村民们选择溪中水位浅处,每隔一小步,立方石一块,称碇石,溪水便从碇石之间流出。碇石通常高出水位10至20厘米,行人过河不必涉水,只在发洪水时才禁止通行。 除众多的桥梁外,西浦还有不少有特色的古建筑。在永安桥的西北桥头修建一座重檐歇山顶、石木结构的亭子—聚仙亭,亭上镌刻建桥碑文、建桥首事石匠、建桥捐助者姓名及银两数量等许多人文资料。另有太阴宫座落于蟾潭右上方、犀溪(北溪)岸边。始建于公元1297-1307,1870年重建。大殿中设有三个神龛,供奉的全是女性菩萨,正中一个安有陈靖姑等塑像,左边神龛供奉妈祖,右边神龛供奉南海观音,左右侍着一对金童玉女。 小贴士 交通:自驾车沿福宁高速经宁德后,从湾坞下进入福安市区高速连接线。行驶到福安下高速,后沿104国道往方向行驶到湖塘坂,转入S301公路进入寿宁,行驶半个小时到达犀溪。 玩点:西浦村遍地是风景。状元坊、福寿桥等十三桥、南阳祠等4座古宗祠、经典古民居群、太阴宫、大帝宫、古榨油坊、石鼓岭亭等。 特产:宫山仙蕾茶、板栗、梨、橘子、食用榛油、金丝扣、竹木工艺品。 美食:河鱼、米糕、药膳猪脚、土豆糍、凉拌鱼腥草、苦菜米汤、板栗猪肚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