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寿宁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祠庙龙蛇 石勒燕然】之八
余元钱
题江苏淮阴韩信庙
杨听庐
西望关中,百战十年空鸟兔;
北临绵上,千秋一例感龙蛇。
[注释]
1.杨听庐(生卒年不详),江苏武进人,清咸丰年举人。
2.韩信(?—前196年),秦末淮阴(江苏)人。初从项羽,后归刘邦,拜为大将。伐魏,举(攻取)赵,降燕,破楚,定齐,战功显赫。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击灭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封楚王。汉六年(公元前201年),有人告其谋反,降为淮阴侯,汉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为吕后所杀。他与萧何、张良,史称汉兴三杰。
【解析】
此联题于江苏淮阴韩信庙,但也有说题于山西介休县韩信庙的,今从前说。
上联写韩信为兴汉百战10年而最终被杀的悲剧性人生。
“关中”,通常指战国末年函谷关川西、秦岭以北地区,相当于今陕西省。有人曾对项羽说,关中“地肥饶,可都以霸”,即是说此地可作为国都,称霸于天下。楚汉相争,韩信助刘邦消灭项羽,定鼎咸阳。关中乃韩信征战建功之地。因关中在淮阴之西,故曰:“西望关中”。
“百战十年”,指韩信归汉至被杀整十年。
“空鸟兔”,《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韩信被告谋反后,由武士绑缚载于后车,他自己言道:“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通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亨”,古文同“烹”。意为百战十年,空为刘邦射鸟猎兔,最后用完不免被杀,犹如俗语说“卸磨杀驴”。
下联引春秋战国时介子推有功于晋文公而终被活活烧死之事,以映衬韩信的悲剧人生,尤使人百感丛生,慨叹不已。
“绵上”,指山西介休县绵山。据《史记·晋世家》载:春秋时,晋国内乱,介子推随公子重耳出亡,途中缺食,介子推割自己腿上肉给重耳充饥。多年后重耳返国即位为晋文公,赏功于从亡之臣,却不提及介子推“割股献食”之事。介子推便携其母隐于介休县东南绵山之上。当晋文公觉知此事时,便令人进山搜寻,未找见,于是晋文公环绵山之地封为介之田,并改绵山为介山。又有传说,晋文公找不到介子推,更令烧山,结果,介子推与其母都抱树被烧死。因介休绵山在韩信故乡淮阴之北,故联曰:“北临绵山”。
“龙蛇”,此指在介子推未受晋文公奖赏时,有不平者题《龙蛇歌》于宫门,曰:“有龙矫矫,顷失其所。五蛇从之,周徧天下。龙饥于食,一蛇割股。龙反其渊,安其壤土。四蛇人穴,皆有处所。一蛇无穴,号于中野。”(汉刘向:《说苑·复恩》)诗中“龙”喻晋文公,五蛇喻文公从亡之臣,其一无穴者喻介子推。“号”,啼哭。
“千秋一例感龙蛇”一句,意思是说从千百年来韩信一案而有感于龙蛇之恩怨存亡,告诉人们自古至今凡有功之人都一样没有好下场。
此联以写韩信为主,写介子推为衬,点出二人时代不同而结局一样。联语通过“千秋一例”加以综合,表达了对历代事成被弃、功成被杀的无限感慨,发出了社会要公正、历史要公允的呼声,因此,该联有相当积极的历史意义。
|